不挽留辞职员工

2009/08/21 21:50 ArthurXF
关于对员工辞职的个人看法,这方面我同意你的观点:不挽留

选手简介
王力伟,男,1973年生,大专。

参赛项目
塑造云贡的普洱茶品牌,形成高层次的云贡普洱茶产业。

现场简况
《赢在中国》第二赛季晋级篇第四场。评委:史玉柱、马云、熊晓鸽。

现场回放
史玉柱:你作过保健品吧?

王力伟:没有。

史玉柱:在营销界有一句话很有名:内蒙十万营销大军。你是不是成员之一?他们营销挺野?

王力伟:我是不是有点野气?

史玉柱:属于野路子。我想说树茶叶品牌很难,中国虽有很多名茶,但都是从很多企业做出来的,某一两家企业很难从中脱颖而出,名茶不是名企做,这是中国目前的现状,因为做名茶要有历史文化的沉淀才行。我个人感觉,在名茶里面做成一个企业品牌难度很大。你做普洱名牌,有什么绝招把你的企业品牌树起来?

王力伟:目前茶产业属于粗放式经营。虽然很多企业都在做品牌建设,都在产品质量、历史积淀、文化渊源上下功夫,然后把这些内容付诸媒体传播,但他们忘了一点,在直接跟消费者沟通的这个终端的层次上,一直没有人做。

史玉柱:让消费者口耳宣传,树立企业品牌,没有20年到50年做不到。

王力伟:我觉得,商业的成功不见得是名牌的成功,虽然商业成功一定会产生名牌。

史玉柱:你们想不想打造名牌?

王力伟:想,我们要把云贡品牌打造下去。

史玉柱:普洱茶已是历史名茶,消费者买多少,你就生产多少,何必打造名牌呢?

王力伟:目前普洱茶假货非常多。

史玉柱:你大量生产优质普洱茶,赚钱就行了,不必先把钱用在打造品牌上。

王力伟:初期我想打造名牌,让大家买我们的普洱茶。

史玉柱:初期打造名牌有什么绝招?

王力伟:不需要绝招,营销没有秘诀,您的黄金搭档有秘诀吗?

史玉柱:那您初期准备通过电视台打广告还是贴海报?

王力伟:我注册资本是一千万。这笔钱准备花在市场调研上,先从产地开始,然后深圳、广州、北京、再到国内三类城市。

史玉柱:你最贵的一斤茶卖多少?

王力伟:最贵的是一饼375克,一千八九百块钱。

史玉柱:连锁店开了多少?

王力伟:现在只有一个店,正着手往前推。

史玉柱:核心骨干向你辞职,你是什么态度?

王力伟:这个很容易解决。首先我跟他签一个未来不泄漏或侵害我商业秘密和利益的合同,第二要回他的股份,第三给他回报,第四请他喝一顿。

史玉柱:你会挽留他吗?

王力伟:不刻意挽留。他辞职前,闷热很多事情都想好了,都安排完了。

史玉柱:在企业的正确决策中,由你提出的比重有多大?

王力伟:30%多由我们提出。

史玉柱:那相反呢?

王力伟:也是30%。

史玉柱点评
我谈两点认识。第一点是关于对员工辞职的个人看法,这方面我同意你的观点:不挽留。原因是这样,员工找你辞职,他基本上应该是想好了,定下来的,这时候挽留不是最好的方式。在我早期的时候,我也经常遇到这种事,一开始,我都是挽留,但从后来效果看,我挽留的人最后一个都没有留下来。当然,员工找你辞职,你应该深思两点,第一点,我有没有问题?我的企业有没有问题?有问题马上修正改进。第二点,搞清他要走的原因,他为什么走?我能为他做什么?但重点不是为了挽留他。另外,有些员工想通过辞职的方式要求高薪,这条路也就堵死了。第二点谈一下对你的项目认识。你的市场风险并不大,我提几个建议,第一个建议,我个人认为你应该放弃名牌战略。普洱茶是历史名茶,你不需在名牌上下过多的功夫,向消费者传达你是正宗优质的品牌就够了。因为这样做的营销成本和做名牌的成本是不一样的。你只有一千万,用这些钱塑造品牌是不够的。第二个建议,你想在全国建加盟连锁,这很好。但我建议你一定要先搞试点,先建一家店,试运营,目的是发现你当初意想不到的一些问题,如法律、消费者的问题,最初的想法和真正的实践总会有非常大的差别,这个差别只有自己去体会消化,体会成熟了,可以形成手册,在全国推广。我有一句话供你参考,叫“试销市场(试点)快不得,全国市场(推广)慢不得”。做试点时不能有利润压力,董事会不应给你利润压力,要给充足的时间。一定把试点搞明白!手册成熟后,在全国市场推广要迅速铺开,否则成功的经验传播很快,别人马上会用,所以你要迅速占领市场及不能让别人利用你的经验来复制财富,所以送你这句话:试销市场快不得,全国市场慢不得。
Tags:
选手简介
杨俊平,男,1975年生,大学本科。一家以化妆品销售为主导业务的公司的董事长。

参赛项目
打造中国美容美发培训行业的第一品牌。项目将美容美发职业教育和美容美发连锁店加以整合,自己培养的学生输送给自己办的连锁店。目前,已经开了10家直营店,正在进行标准化建设。

现场简况
《赢在中国》第三赛季晋级篇第六场。评委:熊晓鸽、史玉柱、俞敏洪。

现场回放
史玉柱:看资料,你在企业里占51%的股份,其他的股份的情况如何?
杨俊平:主要由各店的核心骨干平分。
史玉柱:你参加直营店的管理吗?
杨俊平:参加,店都是我管的。
史玉柱:其他人呢?
杨俊平:只做技术工作,不管店。
史玉柱:你是怎么管的?
杨俊平:靠我培养的合格的店长,这些店长一般都是我的学校一、二、三期毕业的,我对他们放心。
史玉柱:要靠制度,不能靠人的本性。
杨俊平:制度也是人执行的。
史玉柱:再好的人,如果给他犯罪机会,第一,第二次可能他不犯罪,第三次你能保证吗?
杨俊平:我解释一下,假如说开一个店投资100万块钱,这里头主要员工拥有49%的股份,我拥有51%的股份,我派一个店长去管这个店,他第一要对我们公司负责,否则我会拿掉他,第二,他要对股东负责,股东会监督他,再加上我们有一套成熟的管理体制,他会负责的工作。
史玉柱:你全是现金收入吗?没有票据吗?
杨俊平:是的。
史玉柱:这就比较麻烦,几个人一商量,与其给51%,不如咱们几个人分掉算了。
杨俊平:是的,我正在解决票据问题。没有票据,免不了一些人以后会串通起来做手脚。

史玉柱点评
你从事的是一个美丽的事业,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。我提点建议,股份你占51%,给店里的骨干49%,这个模式我是质疑的。因为你这个店不能上市,不上市就不能流通兑现,只能等着分红。所以你给员工的股份,在他们眼里未必有多大价值,不如给他们现金,你自己持100%的股份。这样的话,从眼前来看,你的员工是高兴的,从长远看,你付出的成本是有可能最低。
Tags:


选手简介
谢莉,女,1972年生,专科。一家火锅餐饮公司总经理。

参赛项目
打造中国知名火锅连锁品牌。核心竞争力是,吃了不上火的独特火锅底料。目前公司员工八千多人,从2004年到200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餐饮百强,先后获得中国名火锅、中国餐饮名店、重庆火锅十大品牌等50项殊荣。力争三至五年内把公司做到上市。

现场简况
《赢在中国》第三赛季晋级篇第三场。评委:熊晓鸽、史玉柱、俞敏洪。

现场回放
史玉柱:你现在有170家连锁店,是吧?

谢莉:是的。

史玉柱:加盟店你参与管理吗?

谢莉:是这样的。一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,另一方面是提供底料和物料这块,这是绝对不能够自己去弄的。

史玉柱:170个加盟连锁店,实际上已经很多了,因此管理对你来说,应该放到第一位。

谢莉:不管厨房也好,前厅也好,每一个岗位我们都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守则和一个完整的流程,标准都非常清晰,易学易懂。我们还不定期对连锁店老板进行培训。

史玉柱:据了解,你在重庆是第三名吧。你和第一、第二比起来差距在哪儿?

谢莉:不应该有差距,我们走的是不同的路线。

史玉柱:你没有不足?

谢莉:不足应该有。恐怕是管理上不如他们完善,因为他们在这个行业已经经营了二十年,而我只有十年,但我会向他们学习。

史玉柱:还有其他不足吗?

谢莉:另外在店面装修、物流上也没有他们完善,现在我只在厨房管理上做得比较好。

史玉柱:你觉得火锅美味的诀窍在什么地方?

谢莉:浓度。吃火锅,从第一口吃到最后一口,味道必须保持一致。

史玉柱:你公司员工的待遇如何?

谢莉:基础服务员的工资现在没有超过800的,在重庆,服务员工资没北京这么高。

史玉柱点评
我提两个建议。
第一个建议是管理问题。现在你在重庆是第三名,第三名一般情况下应采取危机管理,但我觉得你危机意识不强,实际上你应该给自己的团队和员工,经常灌输危机思想,要让大家共同找出我们比第一、第二差在哪儿,人家不可能都是运气好,肯定有值得学习的长处。第三名在前五名里经常是最危险的名次,不是上去就是下去。你和你的团队必须树立很强烈的危机意识才行。另外,你有这么多店,不可能保证每天都平安无事,出了事,你怎么解决,这也需要有个危机处理预案。生于忧患!
第二个建议,是工资问题。我建议你走高工资路线。表面上看,给员工增加工资好象是增加成本,但根据我自己的经历,我给员工增资的时候,紧接着就是我利润最好的时候。这点或许你不太认可。但你仔细想想,这里面有道理。对老板来说,你别指望最基层第一线的员工跟你一样有雄心抱负,对你强调的那种企业文化有认同,实际上他们更多的人还是面临着要考虑个人利益问题。在一个行业里,如果长期走低工资路线,无疑将影响队伍的稳定,企业必须会做不好。另外,老板来说,走高工资路线,那你和员工的关系你处主动地位,如果走低工资,实际上你是被动的。如果你能比你前面两个竞争对手的员工工资、稍微提高一点,我坚信一年之后,你的利润率会提高。当然,这样做需要勇气和智慧,但我建议你试试。

Tags:
选手简介
李海亭,男,1970年生,大学本科。一家营销公司总经理。

参赛项目
为中小企业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。帮忙中小企业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培训各层员工。

现场简况
《赢在中国》第二赛季晋级篇第七场。评委:史玉柱、马云、熊晓鸽。

现场回放
史玉柱:搞培训,这点我可能体会更多。我们也经常搞培训,一般一个季度一次。培训内容主要有这几块:第一是业务支持,业务支持包括产品支持,推销员要有推销的常识;第二是能力的提高;第三是交流。交流就是互相介绍先进的应验,失败的地方大家共同总结教训;第四是研究企业文化和管理。现在你给另外一个企业培训,是不是有点隔靴搔痒。你有几个先天不足:第一,人家企业文化你说不出来,每个企业文化不一样;第二,人家的管理制度,尤其是细节你不了解或体会不到位;第三,一个是经验教训的交流。这是企业把员工组织在一起说的,你是说不出来的。靠你组织培训一是没有太多必要,二是威信不如企业领导。

李海亭:我们提供的服务是通用性培训。比如中小企业的基础技能培训,包括产品知识、促销技巧等基本技能。这在很多企业是通用的。另外,我们可以给中小企业做培训方面的咨询,把一些优秀经验介绍给他们。

史玉柱:看你的资料,你的执行力很强。比如你在山东隆力奇做得不错,为什么离开?

李海亭:我要创业。看了《赢在中国》后,感觉营销市场越来越挤,利润率越来越低。而目前企业培训方面,我觉得它目前还比较薄弱,还有机会,未来市场还比较大。我觉得它可能是我创业的机会。

史玉柱:我认为你的培训,会比在山东隆力奇好吗?

李海亭:前期可能会有很多困难,但是从培训行业前景看,如果我坚持不懈地做下去,做得专业、精致,前途是光明的。

史玉柱点评
我建议你别走培训这个行业。根据你的资料,你的执行力是你的特长。你是一个能带团队拼杀的人,培训不是你的长项。你还不如找一家大型企业,去做他的山东总代理,或者干脆搞一个产品自己去做,这比搞培训适合你。现在许多企业,战略是正确的,但没有做起来,就是因为缺乏有真正执行力的人。执行力是企业战略正确之后的决定因素,而这正是你的优势,何必去扬长避短,舍近求远。这是我个人的建议。
Tags:
要和团队多谈心,多了解情况,多知道他们的思想,尤其是他们在担忧什么,希望老板你多做些什么

选手简介
黄艳泽,男,1974年出生,高中学历,一家拓展培训公司总经理。

参赛项目
打造中国拓展培训行业的知名品牌。本公司是一家模拟战场的公司,让和平时期的人们真实感受军旅生活,培养自信的人生。公司目标是把这游戏变成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,也希望给复转军人提供一个可直接就业的平台。

现场简况
《赢在中国》第三赛季晋级篇第六场。评委:熊晓鸽、史玉柱、俞敏洪。

现场回放
史玉柱:你的15个员工中有多少退伍军人?
黄艳泽:8个。
史玉柱:你认为退伍军人的优势在哪儿?
黄艳泽:执著、坚强、优点太多了。
史玉柱:缺点呢?
黄艳泽:比较固执。
史玉柱:所以需要一分为二地看,退伍军人确实非常好,执行力特别强,如果他再是共产党员的话,那就更好了。你主要的客户是企业和机关吧?个人散户有吗?
黄艳泽:各占一半。
史玉柱:你怎么打广告?
黄艳泽:陆海空天的所有形式,我都做。
史玉柱:空中怎么做?
黄艳泽:热气球。
史玉柱:海呢?
黄艳泽:海上我们有登陆作战的项目,我的大连俱乐部设在海边的一个浴场旁,游客很多,所以就是广告了。
史玉柱:还有别的什么方式?
黄艳泽:广播、电视、报纸、杂志,包括电梯卫生间里的框架广告,出租车内的广告。
史玉柱:电视成本高,做得起吗?
黄艳泽:大连的电视还行,不太贵。
史玉柱:你企业的口号是什么?
黄艳泽:做最牛的选手。
史玉柱:这是你对外宣传的口号。我想问你和员工在一起时喊的口号?
黄艳泽:不同时间喊的口号不一样。

史玉柱点评
你给你提的唯一建议是,你要和团队多谈心,多了解情况,多知道他们的想法,尤其是他们在担忧什么,希望老板你多做些什么。因为部队的战斗力的提升,必须有统一的思想。思想统一好,我想这点你应该是明白的。你的团队,我想他们是愿意跟你在商场上冲锋陷阵的,离你做大做强也就不远了。
Tags:
分页: 1/4 第一页 1 2 3 4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